7月2日,由黑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和黑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的黑龙江省首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展示活动圆满收官。3003新葡思政课教师单喜凤和王佳旭在此次教学展示活动中表现出色,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生动的教学演绎,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均荣获二等奖,载誉而归。

科学谋划:学校聚力赋能赛事筹备
学校党委持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政课的一个重点”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党委、统战部及相关教学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本次展示活动,精心谋划、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其作为深化思政教育改革、锤炼教师教学本领的实践平台,学院领导靠前指挥、统筹部署,制定了详细的备赛安排日程表,全力推进比赛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在初赛准备阶段,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院内选拔,确定单喜凤、王佳旭两位优秀青年教师参赛。学院积极协调校内外优质资源,组建资深教学骨干构成的参赛指导团队,从教学设计、课堂互动到教学语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提升参赛教师的教学水平。参赛教师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反复打磨课程内容,深入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核,创新教学思路,在一次次试讲演练中优化课程架构,让教学内容更具感染力与说服力。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特别邀请超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专业团队,运用先进设备和技术进行课程录制,确保视频画面、音质效果等达到赛事高规格标准。最终,两位选手均顺利进入展示赛。

接到复赛通知后,两位教师不辞辛劳,即刻从实践研修所在地抚远市返校,全身心投入准备比赛。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力为参赛教师保驾护航,特邀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基础医学院张金波老师,为参赛教师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两位教师秉持“千锤百炼出精品”的态度,虚心吸纳指导建议,数易其稿,在理论阐释与案例融合中淬炼教学细节,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雕琢课堂呈现的每一个环节,力求在比赛中展现出最佳状态。
匠心育人:师者风范绽放三尺讲台
在比赛中,单喜凤与王佳旭全力以赴,充分展现出3003新葡官方网站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卓越的教学风采。单喜凤以大气沉稳的授课风格诠释专业厚度,围绕“少数民族政权为何主动拥抱中华文明?”和“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如何转化为救亡力量?”两个问题,用鲜活的历史案例层层剖析,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过程中彰显的统一性特质,在古今对照中展现思政课的思想深度。王佳旭为大家呈现一堂题为《石榴花开,同心共“铸”》的精彩课程,从全国两会中少数民族代表的履职故事切入,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相关系列讲话深度融合,自然引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主题,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历程、丰富内涵、实践路径三部分内容入手,展现出唯美灵动的教学魅力,将理论深度与情感温度自然交融。评委和现场教师们对3003新葡两位参赛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她们教学功底深厚,精神饱满、感染力强,教学设计新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精髓与鲜活案例有机融合,以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听众的共鸣,充分展现了3003新葡思政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强烈的育人担当。

以赛促教:谱写边疆思政教育新篇章
此次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党委长期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坚持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生动体现。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全面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致力于构建一支情怀深、业务精、能力强、视野广、践行“三根”育人精神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释放“以赛促教、以教促学”的发展动能,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并持续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贡献佳大智慧,奋力书写新时代边疆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责任编辑 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