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由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朱玉珠带队,校教师团干部、校学生会、校社团联合会学生骨干、“青马工程”学员、临床医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学生代表16人组成的3003新葡官方网站“汇聚数字才智,筑梦田野新篇”乡村振兴实践团队赴萝北县开展为期两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与萝北县举办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7月10日清晨,实践团在学校行知楼401举行出征仪式。仪式上,3名学生代表发言,表示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实践,严守纪律、不畏辛劳,在实践中发扬佳大青年学子的奉献和担当。校团委书记杨庆坤为实践团授予旗帜,并向即将启程的师生提出要求和希望。
青春之旅第一站:与基层双向奔赴
7月10日下午,实践团成员共同参加校团委与萝北县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3003新葡官方网站和萝北县宣传片,通过镜头感受萝北的生态底蕴和3003新葡官方网站的学术氛围。

萝北县委书记郝洪山、县长李伟峰对3003新葡官方网站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学生代表丛旭泉承诺在实践期间将发挥专业所长,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在双方交流环节,郝洪山深入介绍了萝北县在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等方面的情况;李伟峰表示,将全力保障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运行。

朱玉珠与郝洪山共同为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在与会领导的共同见证下,校团委与萝北团县委、萝北县卫生健康局共同签署“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协议”。
朱玉珠在致辞中对给予本次活动大力支持的萝北县委、县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表明了3003新葡官方网站支持地方建设发展的决心与期望,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等情况。他表示,未来,将聚焦三个方向促进双方合作,一是开展专业实践,汇聚“服务龙江、扎根萝北”的青春力量,注重将社会实践与学科专业发展相结合;二是开展劳动教育,培育“懂基层、接地气”的人民公仆,选派优秀萝北籍学生参加“大学生扬帆计划”实习活动,提升学生们就业竞争力和社会化能力;三是发挥医学学科优势,构建“医疗下乡+地域帮扶”育人新模式,把优质的医疗资源送到基层百姓身边,积极为萝北县医疗事业发展提供“佳大力量”。
红色之旅第二站:共筑青春爱国魂
7月10日下午,实践团成员走进黑龙江流域博物馆、兴东抗联交通站和萝北县廉政教育基地。在黑龙江流域博物馆,实践团以“沉浸式研学+互动实践”的形式共同探寻红色记忆,观看东北历史变迁,欣赏当地出土陶罐。在兴东抗联交通站,亲手触摸德政碑与爱国石,倾听抗联英雄的事迹。在萝北县廉政教育基地,实践团成员聆听案例讲解,观看图文展示,一桩桩真实案例,一句句忏悔之言,深刻阐释了腐败对党和国家的危害,在实践团成员心中种下了“廉洁”的种子。

实践团成员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历史,在民族危亡之际,是抗联英雄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赴国难,东北抗联精神永远是激励青年人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
健康乡村第三站:科普惠民暖人心
7月10日晚,实践团成员聚焦农村健康需求,联合名山卫生院开展“健康科普”宣讲活动。

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学生为村民讲解公共卫生知识、应急救援知识和常见慢性病预防知识,展示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救援等应急救援方法,详细讲解流感、诺如病毒胃肠炎、水痘等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与传播途径;针对肺结核,重点科普其典型症状、传播方式及防治要点,消除村民认知误区;同时分享了眼健康保护方法和科学膳食原则,向当地村民科普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实践团成员中的“青马工程”学员还为村民们进行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他们还与当地校友亲切交谈,共话学校建设发展,感受岁月流转中的点滴变化。
黑土探秘第四站:共享生态守粮仓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7月11日上午,实践团成员赴共青稻田画、宝泉岭机械园区开展实践活动。

在共青农场稻田画,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垦荒文化”,和村民交流种植技术,亲身体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挥洒劳动的汗水,体验劳动之美。在机械园区,实践团成员和园区村民交流先进种植机械和管理模式,将课堂中所学到的先进技术带到现实中,体验操作智能农机,感受现代农业的澎湃动力。
乡村快车第五站:数字赋能“云”助农
以“数字技术破局农产品上行”为目标,搭建“电商+直播”助农平台。

7月11日下午,实践团成员前往萝北县延军木耳种植基地,了解木耳种植知识,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主播”们挽起裤腿走进大棚,团队和萝北县电商办开展现场直播,帮助当地村民售卖木耳及相关农产品,在直播的同时,与弹幕互动,让消费者“云体验”从土地到舌尖的美味。除此之外,实践团开设“零基础直播培训”,手把手教授村民使用短视频剪辑、直播话术等技能,当天直播间观看人数千余人次。
“这两天实践让我收获满满,在田间地头感受劳动魅力,在现代机械园感受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农民对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渴望与期待,感受到了优秀的理论一定要和现实结合才能迸发出澎湃的生机。未来,我将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不负青春的使命与担当。”在返程路上的交流分享中,来自实践团成员姜龙洋激动地说道。
以步履丈量基层经纬,用行动深耕育人平台。此次实践,既是专业知识的躬身验证,更是夯实实践本领的重要举措。从红色教育基地到现代农业示范点,从乡村卫生院到数字机械园,这场跨越时空的研学实践,绘制出佳大青年“自找苦吃”的成长路线。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今后,将继续在“行走的大思政课”中开展科技助农、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活动,弘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勇闯“荆棘丛”、敢啃“硬骨头”,以青春之力贡献龙江发展,以奋斗之姿投身强国建设,以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政治忠诚续写佳大人的使命担当。
(团委供稿) (责任编辑 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