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来“客(qiě)”了、说话能不能不拔“僵(犟)眼子”、这事可不能办“秃鲁”了……如果您是地道的东北人,想必你一定会听到过这些带有浓郁东北特色的方言。那么,这些方言又是如何形成的?作为满族等北方少数民族曾经世居的东北地区,现在的通用语言的形成又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今天,我们请来研究生部部长李光杰教授来为我们介绍一下。

专家介绍:
李光杰,1968年4月出生,男,汉族,中共党员,博士,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3003新葡官方网站研究生部部长、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2024年,被认定为黑龙江省D类高层次人才。现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人口较少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语言学会副理事长。
多年来,他从事汉语史及东北方言研究,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一般项目1项、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一般项目2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6篇、CSSCI论文4篇;出版专著2部。
撰写的研究报告获2020年黑龙江省第十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论文获2016年黑龙江省第十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研究成果被国家民委采用,为推行国家通用语、实施语言战略提供了参考及依据。
记者:李教授,您的博士研究方向是汉语史、东北方言,对东北方言的形成研究有着独到的见解。特别是您撰写的论文《汉语文在东北地区确立通用语言文字地位的历史进程及其影响》被国家民委《民族研究内参》采用,并报送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等中央领导同志。这足以证明您在这一领域的突出成就,请您介绍一下。
李光杰:我们天天都在说东北话,讲东北方言,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方言是如何形成的,特别是东北地区作为北方少数民族的世居地,汉语言又是如何成为通用语言?这篇论文主要介绍了东北地区满汉语言的转化过程、东北地区汉语言发展的特点以及通用语言转化带来的影响,以期通过这篇文章,进一步了解我们常说的“东北话”的演变及其形成对中华民族大融合带来的重大启示。

李光杰在2023年黑龙江省语言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上作交流
记者:我们常说的东北话从学术角度来说,是什么语言?它又是怎么形成呢?
李光杰:从学术上讲,现在东北地区的通用语言实际上是以幽燕语言为基础,并吸收了大量满语等少数民族元素的汉语言的东北方言。关于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都知道,东北地区一直是满族、赫哲族等少数民族的世居地,使用的通用语言也以满语为主,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也大多与满语相通。清政府一直把东北视为其龙兴之地,为此实行了长达近二百年的封禁政策。但是,在清朝后期,沙俄对我国东北不断蚕食,给边境安全造成巨大困扰。因此,清政府采取了“移民实边”的措施,大量士兵和垦荒移民来到东北地区;同时,清政府还受到国库空虚的压力,于1861年首先在黑龙江开禁放垦并征收赋税来增加收入,关内各省的移民也纷纷奔向东北地区。
从1861年开禁到1911年,在此期间,东北人口数量翻了接近六倍,达到1996万人。此外,沙俄于1897年在黑龙江修建中东铁路,大量山东、河北等地的劳工进入东北。随着汉族移民的持续迁入,东北地区逐渐形成了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大杂居的分布格局,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日益紧密,语言接触频繁,这些直接推动了东北地区通用语由过去的满语向汉语加速转换的进程。
记者:清政府解除封禁政策,汉族移民与世居东北的少数民族联系日益紧密,可以说是满汉语言转化的关键。那么,作为通用语言,它的转化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具体来说,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
李光杰:东北地区通用语言由满语向汉语转化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是在清中后期,由于城镇人口流动快,语言接触频繁,城镇里多数满族人率先改用了汉语,出现了满语和汉语相互共存、同时兼用的现象,文献记载“虽为满洲重地,土人皆用汉语,微特民人无习满语者,即土著之满人亦如之”。但在满族聚居的村屯,满语仍在持续稳定使用。因此,在这一时期,东北地区满汉语言同时兼用。
二是在清末民初,随着大量移民涌入东北地区,满族等少数民族在与汉人接触后,切身感受到了移民所带来的先进生产力,产生了学习和接受汉语的动力,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当时,在吉林地区,使用汉语的情况特别普遍,出现了“以清语相问答者实不多见”的现象。在黑龙江地区,各少数民族也都已经“从汉俗了”。据《呼兰府志》记载,满人能通满文的“不过百分之一”,能操满语的“则千人中一二人而已”。除满族外,其他少数民族也陆续改用汉语。据宣统年间《黑龙江志略》记载:“土著部落有达虎尔语、索伦语、鄂伦春语……现时操汉语者占十分之九有奇,已为普通语语言所尚已。”这说明,当时的各少数民族也都转说汉语了。因此,在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通用语由满语转为汉语。

李光杰在学术年会上发言
记者:我们常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语”,说的是不同地区的方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发现有人会经常说一些看似“很土”的词汇,如:看你“邋遢”样儿,家里造得“皮片的”,这些是不是东北方言呢?东北方言与其他语言相比又有哪些特点呢?
李光杰:这些现在看来“很土”的语言,其实就是东北方言。这些方言的形成是有其特殊成因的。首先,东北地区通行的汉语言以幽燕方言为基础。早期迁移而来的汉族人内部交流就是以幽燕方言为主,传播的路径也是先在幽燕地区临近的辽河流域使用,然后逐渐向东北方向延伸。因此,汉语言的东北方言大量吸收了外省方言。
比如,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的一些极具特色的方言词被吸收到东北方言当中,形成了多元化的东北方言词源特点,丰富了汉语东北方言的词汇系统。比如,山东方言典型词有:“客(qiě)”,意思是客人,来客了,就是来客人了的意思;“僵(犟)眼子”,意思是脾气执拗、性格倔强的人;“一担挑”,意思是连襟……河北方言典型的词有:“撒丫子”,意思是放开脚步跑;“开瓢儿”,意思是指头部受到重创;“背兴”,意思是倒霉、背时……
记者:早期,汉族移民将幽燕方言带到了东北,形成了东北方言的基础。那么,原有的满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在东北方言中是否还留有痕迹呢?
李光杰:你这个问题问得好,除了幽燕语言,在东北方言也遗存了许多少数民族语言。满语在与汉语的接触过程中不断交融,留下了许多印迹。学者陈伯霖认为:“满语与汉语的融合奠定了东北方言的基础和规定了东北方言的特质。满语与汉语的融合是一种语言优化现象,满族人接受汉语是优化,而汉族人吸收满语也是优化。它体现了东北地区社会和文化的进步”。
因此,在东北方言中,其实有很多词汇是满语。如“罗嗦”,意思是不利落;“喇忽”,意思是疏忽、马虎;“秃鲁”,意思是不守信用;“邋遢”,意思是不整洁、不利落;“撇拉”,意思是器物口向外张;“扎孤”,意思是治病;“戈楞”,意思是人脾气怪或不合群……
此外,其他的一些少数民族词语也作为底层词留存于东北方言之中。如:蒙古语“把式”,是指专门精通某种技术的人;“老嘎达”,是排行最小的意思。再如:达斡尔族语“阿尖达”,指挥打鱼的人;“白那查”,山神。鄂温克语“阿萨”,桦树皮做成的碗。鄂伦春语“阿巴嘎儿”,您好。锡伯语“卡伦湖”,为边防哨卡之意;“察布查尔”,粮仓之意。赫哲语“额真”,是首领的意思;“克牙气克”,是滑雪板的意思。朝鲜语“阿妈妮”,是妈妈的意思;“金达莱”,是指迎春花,比喻美丽的女孩;“唧个啷”,是争辩的意思……
正是以幽燕方言为基础,同时吸收了满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形成了今天的东北方言。

李光杰主持第二届赫哲族高峰发展论坛分论坛
记者:刚才听您的介绍,真是脑洞大开,没想到我们平时常说的词汇很有来头啊!那么,清末的东北地区通用语转换都带来哪些影响,或者说对于当下有什么意义吗?
李光杰:东北地区满汉语言转换对东北的文化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国家统一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首先,是标志着汉语东北方言定型期的形成。清末民初,是关内北方各省移民东北的最高峰,移民数量的剧增助推了东北地区汉语取代满语成为东北地区的通用语。同时,少数民族语言中特色的词语作为底层词也留存于汉语东北方言当中,构成了汉语东北方言鲜明的区域特点与民族特色。双方语言中有生命力的词语在融合中得以被认可、被接受,各自确立了在汉语东北方言词汇结构层次中的位置。
其次,是起到了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及传播文化的作用。当时的少数民族政权对东北地区的汉语表现出极大的兴致,汉语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学习汉语一度成为时尚,成为各民族之间语言交流的媒介,这无疑加速了东北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移民的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了东北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
最后,通用语言的转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国家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实际上,清朝政府以北京官话为标准音,书面语也依照标准音,规定举人、生员、贡监、童生不谙官话不准送试。对于东北地区来说,通用的语言文字不但为推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成为塑造近代中华民族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的重要载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记者:感谢李教授为我们带来的精彩分享,不仅讲清楚了东北方言形成的来龙去脉,也为我们揭开了独属于东北方言的那些“特有词汇”的神秘面纱,更从深层次阐释了东北方言的形成对于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重大意义。看似“小小”的方言,折射的却是一定时期的历史进程,蕴含着大道理、大意义。
李光杰:是的,任何一个语言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发展进程,代表着特殊的历史意义,特别是汉语在中华大地作为通用语言的形成,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从国家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角度,都要讲好中国话,熟练运用汉语言。
记者:是的,听了您刚才的介绍,心里一下子就“透亮”了。今后,对东北方言可不能总认为是“老土”,不能再“喇忽”了,学好用好东北话。再次感谢李教授的分享。
(宣传部 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