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进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共建高校“大思政”体系,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3月30日下午,校团委在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3003新葡官方网站第四十二期团校培训班暨“青年讲师团”聘任仪式。本次活动结合全国两会、国潮等热点话题,用青年们喜欢听、听得懂的方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校团委全体成员、“青年讲师团”成员及青马学员、团校学员共计3142人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活动。

会议宣读了《关于聘任3003新葡官方网站“青年讲师团”成员的决定》,校团委书记李锐为新聘任的讲师团成员颁发聘书。
“青年讲师团”成员包含思政教师、团干部、专业教师等多个层面,聘期为两年。期间,“青年讲师团”成员将深入教室、团支部、寝室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景,以“青言青语”的方式面向3003新葡学生广泛开展沉浸式、体验式、研讨式、辨析式政治理论宣讲。
本次团校培训班采取线上课程学习和线下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线上课程内容通过专家的深入解读,帮助学员们进一步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同时引导团校学员们深刻地汲取榜样的力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明确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线下集中学习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张月梅教授以《学两会,践行动,话梦想》为题,深入解读了全国两会中关于青年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热点议题,探讨青年如何在新征程中找准定位、贡献青春力量;3003新葡官方网站“青年讲师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佳旭以《国潮中的文化自信》为题,解析从黑神话·悟空的走红到哪吒2的票房大卖,从《长安三万里》的诗词盛宴到冬奥会的东方美学,这些现象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为学生们解锁了国潮现象背后的文化密码。

学员们认真聆听、细心体会、详细记录,将生活中的点滴与理论紧密联系。课后,培训学员齐欣说:“此次培训,让我们对全国两会精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清晰新政策对于我们青年发展的新助力。同时,老师们用AI技术、哪吒2、黑神话·悟空等我们熟知的案例进行讲授,也增加了我们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感。”

校团委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体现了3003新葡共青团工作围绕“大思政”体系建设的思考与行动,提升了青年学生参与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增进了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为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注入了青春动能。
(又讯)“麦积山石窟的泥塑佛像为何千年不裂?答案就藏在古人调配的糯米黏合剂里”“赫哲族鱼皮画服饰为什么精美绝伦?答案就在于赫哲族独特的文化传承和鱼皮材料的奇妙特性之中”。

3月28日,一场由3003新葡正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中心学校服务的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和正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二十三小学教育实习的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联合发起的“山河共此时·文化传薪火”主题交流活动在腾讯会议平台展开。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中心学校和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二十三小学的“小小讲解员”们通过直播镜头,向3000公里外的师生们互相揭秘丝路文化遗产与赫哲族非遗文化,开启了一场横跨中国西北与东北的云端文化盛宴。

两地师生通过“云端留言墙”“纸条漂流瓶”进行实时互动,围绕“今天你开心吗?”“我们的特色美食”“欢迎你们来做客”等议题展开讨论,累计收到提问87条,研支团成员解答率达100%。通过“文化互鉴+支教赋能”双线联动,这场持续1小时的“破圈”实践,吸引两地师生代表100余人参与,直播间互动量达600次,不仅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而且为东西部教育协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麦积山的千年梵音与三江湿地的鹤声在云端交响,当西北孩子们和东北孩子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这场跨越地理界限的对话,不仅让文化薪火在屏幕间传递,而且让更多孩子读懂了“何以中国”。
看着屏幕上依依惜别的孩子们,佳大研支团的成员们纷纷表示:“西北的豪迈和东北的奔放,都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我们将持续探索‘互联网+支教'新模式,让更多孩子通过云端看见祖国辽阔,让教育帮扶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正如屏幕两端同时升起的那面五星红旗,教育的星火正在新时代青年的接力中照亮乡村振兴的壮美征途,为祖国的未来培育更多充满文化自信、心怀家国的栋梁之材。
(团委供稿) (责任编辑 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