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佳木斯市十六中学、云环教育集团开展“手拉手”一体化主题活动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3-18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2025年全国两会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的要求,推动佳木斯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提质增效,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走深走实,在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六周年前夕,3月1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佳木斯市教育局、佳木斯市教师发展学院,共同走进佳木斯市第十六中学、云环教育集团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主题活动,积极探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

    佳木斯市第十六中学会场

    佳木斯市教育局副局长刘丽,佳木斯市教师发展学院党委副书记武强,3003新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徐冬先、院长王海亮,佳木斯市第十六中学党总支书记娄宇、校长黄巍,云环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郝庆林、校长赵国会,友谊小学党支部书记白忠军等出席活动。大、中、小学校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活动。

    佳木斯市云环教育集团会场

    本次主题活动打造红色“3+3”“手拉手”一体化育人链条,秉持“党团队一体化”的建设理念,以“党建带团建、团建促队建”为抓手,跨学段融合“红色故事+理论宣讲+情景剧场”的多样化形式,串联起少先队员的赤诚、共青团员的锐气、青年党员的担当。

    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红色故事:童声传颂赤子心,青春同奏时代音

    红色基因是永不褪色的精神密码,童声传颂恰似春风化雨、浸润心田。云环教育集团孙琬词同学带领师生走进《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看雪原篝火如何点燃中华儿女不屈的信念;王海仲同学从刘英俊舍身拦惊马的壮举中,让师生感受黑土地孕育的赤子丹心;杨金卓同学感人地讲述《冰雕连的故事》,让零下40摄氏度的坚守,熔铸新时代少年心中的精神丰碑。

    风华正茂的中学生以青春之名发出时代强音,他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用滚烫的文字丈量信仰的高度。佳木斯市第十六中学武珈夷同学深情回顾“一二·九”运动体现出的爱国精神的大我情怀,看青春火种如何照亮复兴征程;李俊睿同学倾情讲述新时代青年以科技为剑、以创新为帆,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续写“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壮美诗篇;庄富博同学带领师生走进血色山河的记忆,聆听历史的铿锵回响,汲取前行的磅礴伟力。

    理论宣讲:专业赋能展风采,知行合一践担当

    从星星之火到复兴之路,红色基因在代际传承中焕发出新的生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子以青年视角拓展理论深度,用知行合一的担当,诠释“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王伟豪同学从“红船精神”的历史起源、深刻内涵、重要意义和传承发展四个维度,结合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实际,深刻剖析“红船精神”,歌颂党的辉煌历程;赵一凤同学重温了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日本侵略的东北抗联历史,将“东北抗联精神”的产生背景、本质内涵和当代价值讲活、讲透,激励同学们自觉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奋斗中续写永不褪色的精彩华章,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情景剧场:用心演绎来时路,沉浸感悟爱国情

    在红色精神的激励下,无数青年为国家命运抗争,“一二·九”运动便是青年学生的有力呐喊。马克思主义学院“红剧逐梦”团队精心筹备的沉浸式情景剧《一二·九——觉醒年代》,以极具感染力的表演为笔、真挚的情感为墨,勾勒出那段风雨如晦却热血沸腾的岁月。

    随着悠扬的音乐响起,一幕幕生动的场景将现场师生的思绪拉回到历史画卷,同学们精湛的演绎和深情的旁白,不仅展现了那段峥嵘岁月中的英勇与抗争,更燃起了在场师生的真挚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信念。

    誓词回响:不忘初心砥砺行,红色精神永传承

    当小学生的稚嫩指尖触摸历史年轮,当初中生的炽热瞳孔映出信仰图腾,当大学生的坚实脚步丈量理想坐标,我们终于懂得:“红色基因是奔涌在时代动脉中的沸腾血液,是点燃在每个青春胸膛里的永恒火种”。

    大、中、小学生的青春力量已然凝聚,全场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代表带领全体同学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青春之声在校园上空回响,红色基因在青少年举起的右手里生根,在铮铮的誓言里拔节,最终,必将成长为支撑民族脊梁的苍翠松柏。

    本次一体化主题活动在嘹亮的《祖国有我》歌声中落幕,红色精神永远镌刻在学子心中。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表示,未来,学院将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内涵式发展,擦亮“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底色,善用“大思政课”,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以“三根”育人精神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

    (又讯)为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加强与地方教育管理机构、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深入了解用人单位需求,3月1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徐冬先、院长王海亮、党委副书记范永胜等一行6人赴佳木斯市第十六中学开展走访调研。

    座谈会上,徐冬先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王海亮分享了高质量人才培养等情况;佳木斯市第十六中学党总支书记娄宇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毕业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介绍了第十六中学的招生及发展情况,就目前学校对思政课教师的学历提升、专业培训、互兼互聘以及学生实习、见习、研习等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庞海云就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课程体系等与第十六中学校长黄巍进行了探讨。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表示,通过本次走访调研,将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扩宽双方合作渠道、发挥教育合力,为地方中学培养输送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助力实现高质量就业率、留省率“双提升”。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责任编辑 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