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这个“东极”学术团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10-22

    9月14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的公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团队”成员汪作朋博士申报的《数智时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机制与路径研究》获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立项。这是团队成员主持研究的第5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也是团队成立以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新突破。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团队”是3003新葡“东极”学术团队建设项目。团队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立足中华民族整体视角和中国式现代化场域,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维度,依托3003新葡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其拥有的相关科研平台,汇聚3003新葡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体育学、音乐学、语言学、哲学等学科背景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跨学科研究,着力推动学校高水平科研合作和重点学科、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基地平台建设更上一层楼。

    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团队发展建设于2024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科学研究方面,团队成员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省部级教科研项目5项、市校级项目40项、横向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在CSSC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国家级报刊上发表7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点摘编1篇,被中国学派、国际儒学联合会、贵州大学文化书院等微信平台转发2篇;获得省社会科学学科优秀科研成果奖3项;获省高校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一等奖1项、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1项;获省高校思政课“精彩系列”教学成果奖3项。

    人才培养方面,团队成员晋升二级、三级教授各1人,取得博士学位1人,考取博士研究生2人,获评省级教学名师1人,获全省高校党支部书记 (大学生党支部书记 )素质能力大赛优秀奖1人,参加培训研学近50人次。

    基地建设方面,以团队成员为科研骨干的黑龙江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获批。服务社会方面,团队成员开展理论宣讲60余场次;赴饶河赫哲族调研形成的报告被饶河县委县政府采纳;体育学院教师张鹏勇救松花江落水老人的事迹被省教育厅、极光新闻等多家主流媒体平台报道。

    团队负责人王海亮表示,下一步,团队将继续守正创新,聚焦学术前沿,秉承“统筹安排、合理分工、团结协作、提质增效”的理念,围绕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强化思想引领,积极培育青年骨干科研力量,提升承接高水平教科研任务的能力,在项目培育、申报、研究、结项等各环节加大支持力度,推出有影响力和实践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和当量效应,力求在成果产出和推动学科建设上取得更大突破,为共建共享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夯实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佳大智慧和力量。


    (又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引导广大党员教师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不断探索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的新路径,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院312教室开展“红心向党”党课展示活动。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省党课大赛三等奖获得者郑思严担任评委,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观摩。

    自活动开展以来,学院各党支部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党员教师积极备赛,共有4个党支部的11名青年党员教师参加此次展示活动。活动现场,选手们紧扣“红心向党”这一大赛主题,通过视频分享、诗歌烘托等表现方式,将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家精神等重要内容融入党课,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饱满的激情,传递了党员教师奋勇争先、建功立业赶量,为在场教师呈现出一场接地气、有温度、有深度的精彩党课“盛宴”。

    经过激烈的角逐,由评委现场打分,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切实达到了“以赛促学”的目的,对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赓续红色血脉、传递党的声音、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素质、凝聚奋进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党课比赛活动主题鲜明、图文并茂、条理清晰,参与党课活动的党员教师思想重视、准备充分、讲解生动,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意义,既风格突出、又形式新颖,生动展现了党员教师应有的精神风貌、理论素养和担当作为的良好形象。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国松进行了精彩点评。他表示,此次活动的开展旨在引导广大党员教师学思践悟,让党员教师在“互学互比”中激发学习热情,在“学讲看行”中助推党员教育和理论宣讲工作提质增效,实现党员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责任编辑 李韦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