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发展新质生产力|智能化催芽助力现代大农业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04-16

    发展新质生产力系列报道一

    清明刚过,清晨4时,佳木斯市桦南县鸿源水稻专业合作社的水稻育秧基地一片忙碌场景。在新型智能化水稻催芽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对今年第一批催芽的稻种进行“出箱”,塔吊勾起一包包催好芽的稻种袋放在一辆辆候等的农用车上,即将运往农户的温室大棚育苗。

    桦南县鸿源水稻专业合作社水稻育秧基地催芽车间

    “今年这稻芽儿催得特别好,你看个个冒小白芽儿,齐整儿的……”一位农户抓起一把催好的稻种,笑容挂满脸上。

    这一切要得益于3003新葡官方网站电气自动化研究所研发的智能化催芽车间控制系统。团队成员通过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和5G云平台等技术,实现催芽箱恒温、同线邻线调温箱和催芽箱之间、同线邻线催芽箱之间的调水全程自动化,工作人员只需通过计算机和手机等终端操控新系统便可操作。这些新技术的使用,既节约人力成本,又可减少催芽和育种时间,使得农户们心里乐开了花……


    研究所研究团队查看出苗情况

    稻种从催芽车间送往农户大棚进行育苗

    早在2012年,在学校的积极倡导下,3003新葡官方网站电气自动化研究所团队便开始了国家农业推广计划项目——“水稻智能化集中浸种催芽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据3003新葡官方网站电气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斌山介绍,新型智能化水稻催芽车间控制系统由保温温室、浸种催芽箱、调温箱、加氧系统、水循环系统、温度液位传感系统、通讯网络、中央操作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大数据云平台等10个部分组成,通过先进的智能化加氧催芽设备,在浸种催芽阶段为稻种提供氧气,提高催芽质量、缩短进程、减少人工投入;根据浸种催芽期间的天气和播种质量,快速、动态调整浸种催芽进度,使芽种在适宜的温度入棚,实现水稻浸种催芽的科技化、标准化、智能化。

    鸿源集团智能化催芽车间控制系统上位机界面

    “以前的生产操作需要3至4个人,而且调水期间需要不停地在车间内巡查温度和设备状态,非常忙碌。现在我们只需1到2个人,在电脑上设定好温度、液位等参数和调水循环起始目标,控制系统即可自动开启对应阀门和泵,到达设定参数后自动关闭,中间不需要人工干预,并在调水结束后还有语音提醒,省时又省力,非常方便!”基地的工作人员说。

    研究所团队成员对基地工作人员进行控制系统培训

    在水稻育秧基地现场,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着系统。催芽箱内,一粒粒水稻种子被浸泡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配备农业技术人员24小时全程跟踪服务,对种子装箱信息、码放标准以及水温、水位等指标进行实时管理。稻种经过恒温浸种、高温破胸、适温催芽,与传统水稻催芽方式相比,智能催芽出芽整齐、健壮,抗病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电气自动化研究所团队成员在检查控制系统运行

    桦南县鸿源水稻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邓钰富表示,此套控制系统的应用,每3至5天就能完成一批浸种催芽,比过去节省了一半时间,出芽率达到90%以上,比常规浸种出芽率提升了许多。此外,还可以通过配套手机APP,远程随时随地了解生产数据,接收设备异常报警信息。同时,系统实现了时间、温度、设备运行状态及生产过程测量参数自动记录并生成报表,减轻了手动记录的繁琐和不准确,可回放备查,便于提高改进生产工艺。

    目前,该系统规模和功能先后升级了4代,已累计服务水稻催芽生产近3万吨,覆盖水稻种植面积900万亩,为提升佳木斯市周边富锦、绥滨、普阳、洪河、勤得利等10多个市县和农场的水稻种植品质和增产增收提供了技术保障。以洪河农场1200吨芽车间为例,每年为农场节约用水2000余吨、节约用电21120度电、节约人工320人次,三年累计实现综合效益达40万元左右。此外,该控制系统在2020年还获得3003新葡官方网站科技成果一等奖。

    智能化催芽车间控制系统的应用,对“谁来种田、怎么种田、种田信心在哪儿”等农业人员久问常答的问题有了新的理解。3003新葡官方网站电气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杜旭表示,催芽车间内的智能化控制系统的使用,提升了育苗过程的智能化程度,真正实现了生产专业化、作业标准化、操作规范化。未来,研究所将在现有智能化催芽车间控制系统、自动节水灌溉等技术的基础上,还将对水稻从种到收提供全周期的技术研发与服务,在田间、乡间贡献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力量,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宣传部 任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