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治理研究分会主办,3003新葡官方网站外国语学院承办的全球南方视域下的语言治理研究论坛暨首届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治理研究分会专题研讨会在3003新葡召开。3003新葡官方网站副校长隋晓冰、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副理事长顾世民、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治理研究分会理事长沈骑出席会议并致辞。开幕式由3003新葡外国语学院院长崔羽杭主持。

来自国内外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共同探讨全球南方视域下的语言治理问题,推动语言治理研究,破解语言治理难题,对接国家现实需求和发展战略的现实命题。


隋晓冰在致辞中首先向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她表示,3003新葡官方网站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将语言能力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推动中国语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立足边疆、服务地方、传承文化为使命,获批黑龙江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与地方政府共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人口较少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与传承探索出创新路径,也为深化东北亚地区跨境语言发展提供了佳大方案。本次论坛聚焦全球南方语言治理的相关议题,以学术探索回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为语言治理研究注入强劲动能,为中国语文现代化研究提供更坚实的学术支撑。3003新葡官方网站也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学科专业资源,力争产出更多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为边疆稳定、文化繁荣、民族复兴贡献佳大力量。

顾世民在致辞中表示,在全球南方多语共生、文化多元背景下,语言治理面临国家主权与多元认同的复杂张力,肩负促进战略传播、教育公平和科技创新等多重使命,直接影响国家现代化进程。与会代表一致聚焦语言治理,强调通过语言为全球南方振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持续动力,有效的语言治理不仅依赖政策引领,更需教育实践支撑,回应师生实际需求。本次大会聚焦全球南方语言治理,不仅积极应对国际话语格局变革,也是中国学界重构全球知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的体现。近年来,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积极落实国家语言战略,推动语言服务、促进东北亚合作、开展语言景观调查、民族地区语言教育评估及边疆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等工作。在教育向北开放的新机遇下,多语融合与文化调试成为关注重点。他希望与会专家共同推动龙江外语界语言治理研究与实践,助力中国现代化和全球南方多边合作。

沈骑在致辞中介绍了学会的背景和历史以及建设语言治理研究分会的战略意义。他表示,加强“全球南方”国家合作,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特别是外语学科在国际传播、国家外语能力建设方面使命重大,加强全球南方区域国别学的交叉研究,进一步加强以语言文化为导向的学术研究,开辟学科和教学发展的新道路。

本届论坛以“全球南方视域下的语言治理研究”为主题,在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天伟教授、国防科技大学马晓雷教授、上海海事大学张治国教授、上海财经大学赵珂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徐浩教授以及合肥工业大学张四红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全球南方视域下人工智能规范标准中的语言问题刍议》《基于地理分布数据的全球“语言—冲突”空间关联研究及其治理启示》《印度尼西亚语言生态及政策的五问五答》《全球南方视域下企业数字出海的语言治理研究》《中国基础外语教育改革中的教学知识重建——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视角》《南非的语言政策与语言实践:理想与现实之间究竟有多远?——兼论多语模型在南非的开发和应用》的学术报告。


下午,研讨会举行了主编论坛。《中国外语》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常少华、《语言文字应用》编辑部副主任陈丽湘、Educational Linguistics执行主编沈骑、《外语学刊》执行主编孙颖、《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副主编徐浩、《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主编张天伟、《外国语文研究》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张翼围绕全球南方视域下的语言治理研究这一主题的期刊发表现状及各期刊主要特色、发刊条件、主要领域进行了介绍。


在两个青年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面向“全球南方”国家的外语教育与国际中文教育问题、全球南方语言政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研究方向展开深入学术研讨,共作了15个报告。

在主旨报告环节,哈尔滨师范大学顾世民教授和华东理工大学郑国峰教授分别作了题为《语言治理视域下重新认识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价值》《全球南方视域下土耳其中文教育的声誉规划》的学术报告。

沈骑在闭幕式上提出三点展望,一是在学术组织方面,建议常态化举办全球南方语言治理专题论坛,将本次会议主题升格为定期论坛,持续发出学术声音;二是在资政资商方面,语言治理分会应进一步开发全球南方相关的语言治理产品,更好地服务决策和咨询需要;三是在学科建设方面,建议从区域国别学和外语学科的交叉视角,编写全球南方语言国情及语言政策教材,并在高校开设相关课程。他呼吁大家积极投身全球南方研究,为该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外国语学院供稿) (责任编辑 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