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阳光穿过柳树叶隙,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门前投下细碎光斑。校党委书记武瑞与班子成员们轻装简行,沿着学生常走的路线轻声步入,这场以“体验者”身份开展的心灵调研,从还原学生真实感受开始。

“音乐疗愈的核心是让情绪跟着声音自然流动,不用刻意追求完美,跟着节奏自由击打就好。”在音乐疗愈工作室,随着心理咨询师刘颖教授的语言引导,各位校领导都主动拿起乐器加入互动体验,尝试着用音乐回应。起初杂乱的节奏渐渐合拍时,大家脸上的拘谨随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轻松的笑容。“您看,当注意力从‘对错’转移到‘呼应’上,协作就自然发生了。”刘颖教授适时解说,手中的沙锤轻轻摇晃,为这场即兴演奏添了层柔滑的底色。校领导们深刻体会到,音乐疗愈不仅能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其蕴含的协作理念,也说明了加强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不搞形式主义的“齐步走”,而是在相互倾听中找到最和谐的节奏。

“OH卡牌是基于投射技术的心理工具,有‘潜意识的镜子’之称。在卡牌师的引导下,借卡片和故事能唤起内心深藏情绪与未被觉察的需要。它适用于班级、寝室或个体沟通,在轻松互动中可打开内心、化解矛盾,促进理解与共情。”心理咨询师刘明莉手持卡牌娓娓道来,校领导们也随机抽卡并进行沉浸式体验。
转入生活体验区,甜香扑鼻。烘焙疗愈操作台上,心理咨询师刘腾飞示范时讲解:“分离蛋清、蛋黄时,得小心不让蛋白混入一丝蛋黄,就像人与人交往要守住边界;面粉、黄油、糖需按比例混合搅拌,恰似不同性格的人在磨合中找到共处的节奏,彼此渗透却又不失本真。即便精心调配的蛋糕胚烤得开裂或塌陷,也是难得的挫折教育,就像人生难免有缺憾,重要的是学会接纳不完美,再带着经验重新尝试。”

在被薰衣草香气环绕的芳香颂钵放松室里,校领导们一同围坐在桌旁,闭目凝神,伴随着颂钵发出的悠长嗡鸣,大家体会到了身心的放松。深度体验后,领导们交谈道:“这才是真正的减压啊,学生们肯定需要。”心理咨询师吴迪说:“芳香颂钵疗愈的作用很明显。颂钵振动产生的声波,加上精油带来的舒缓气息,能让人紧绷的身体放松下来,肌肉酸痛也能得到缓解。同时,它还能让躁动的情绪平复下来,减轻人的焦虑和压力,让人很快进入宁静的状态,从而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平衡。”
体验期间,校领导们还了解了太极拳疗愈的松体静心怀、绘画疗愈的落笔释心愁、自由书写的字间泄郁气、沙盘游戏的沙间筑心象、舞动疗愈的放怀纵意欢和心理测评室的量表探心迹。

体验结束后,武瑞对这些“生活化场景”中的心理疗愈给予了肯定。他指出,这些活动巧妙地将心理学教育理念和“五育”融合理念相契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心理的滋养,是非常好的心理教育形式。他希望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进一步发挥我省首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的作用,不断丰富活动形式,扩大覆盖范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些疗愈活动中收获心灵的成长,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成为滋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走出中心时,七月的阳光仍在柳叶间跳跃,将校领导们的身影拉得很长。有人指尖还留着烘焙面粉的微涩,有人耳畔似还萦绕着颂钵的余韵,而心里装着的是学生们在这些场景里舒展的眉眼。
(学生工作部供稿) (责任编辑 李韦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