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建杰(基础医学院)

导师简介:博士,三级教授,基础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免疫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免疫学杂志》编委。主讲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课程4门;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SCI收录19篇;主持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佳木斯市科技进步奖等5项;编写《医学免疫学》《分子免疫学与临床》等专著、教材7部。毕业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32名,就业于医院、高等院校、疾控中心等单位。
育人事迹:课堂上精心施教,注重引入学科前沿知识,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提升课堂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更好地应用免疫学相关理论知识在科研设计中增加更多亮点。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对学生严而有度,亦师亦友;针对培养环节提出了要求和标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结合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确定研究主题,通过汇报、总结促进学习过程。生活上,关心他们的学业和思想,针对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及时答疑解惑。
学生评价: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导师都给了我们无比细微的关怀和照顾,对我们严格要求,促使我们不断进步。我们从刚入学那个对科研一无所知的学生,到现在熟悉各个仪器操作,甚至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科研思维,每一次的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生活上关怀我们,让我们收获温暖;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开导我们,鼓励我们笑对挫折,乐观生活。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她的心血和汗水,特别是王老师对科研事业热爱且严谨的态度,值得我们受用终生。
2.庄明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简介: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委员、中国体视学学会材料学分会委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材料与制造技术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堆焊及表面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耐磨堆焊新方法、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近三年,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横向课题1项;出版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1项;发表 SCI 检索论文5篇。
育人事迹:在教学过程中,庄明辉利用课程教学、论文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等机会,培养研究生的求真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指引他们端正学风、求知、求真,迈好科研第一步。近三年,指导的研究生在学期间1人次获国家奖学金,1人次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1人次获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1人次获全国大学生第十二届金相大赛黑龙江赛区一等奖。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3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篇。
学生评价: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方法的探索,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备课认真,用心梳理每次课所讲授知识的主线。课堂中,重点明晰,详细解析学生所关注的难点知识,力求学生在每次学习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课下关注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科研工作中,具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批判性科学思维,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研究。
3.程卓鑫(临床医学院)

导师简介: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3003新葡官方网站临床医学学科带头人、外科学学术带头人、普通外科学学术带头人,3003新葡官方网站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院)副院长、消化疾病研究所负责人、消化病诊治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手术质量控制与评价专家工作组专家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普通外科学分会、腔镜外科分会、胰腺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肝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荣获“龙江名医”“三江英才”等称号。
育人事迹:长期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善于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性格特点及能力方向,培养10余名研究生,毕业率、就业率100%,工作在各省市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指导研究生李加成同学以总成绩第一名考取哈尔滨医科大学外科学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并于毕业后人才引进回院工作,担任临床实验中心副主任,同年指导其进入3003新葡博士后工作站继续科研工作,发表多篇高影响因子SCI文章,获批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省优青教师基础研究基金、佳大国自然培育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
学生评价:程卓鑫老师时刻督导我们:“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要摒弃浮躁、不切实际的风气,要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求真务实做学问。每周组织文献抄读,紧跟实时科研热点。给予学生充足的实验经费和科研补助,让学生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在指导学生论文的撰写及课题申请方面投入极大的精力。在程老师的带领下,课题组研究生们发表了多篇SCI文章及中华系列杂志收录文章,真心感谢程老师为我们做的一切工作和努力。
4.顾成林(理学院)

导师简介:理学博士,副教授,学科教学地理学术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佳木斯市科学技术协会理事、黑龙江省地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佳木斯市地理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设计研究。承担国家级、省级、市校级教科研项目15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2篇、EI检索4篇、北大中文核心8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篇,出版百佳出版社专著2部(独著),参编专著4部(排名第二)。
育人事迹:指导研究生积极参与教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研究过程,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近三年,学生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6篇。始终坚持以“以赛促教,赛研融合”的创新能力提升理念。指导研究生参加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参加全国研学旅行大赛获奖27项、中教启星杯地理制图大赛获奖5项,学生参加全国教研成果获奖25项,六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学生在SuperMap杯第十七届、十九届全国高校GIS大赛获优秀奖,顾成林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积极对2023届三名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李贝同学成功签约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门中学,张雯雯同学以人才引进方式成功签约江苏省溧阳竹箦中学,魏虹旭同学以人才引进方式成功签约佳木斯市第二十中学,2021级王芮同学成功签约浙江省诸暨高中。
学生评价:顾老师无论从学术上,还是在关爱学生上,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为保证上课效果,顾老师自筹资金购买投影仪,一切从学生的利益出发,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关心、帮助,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专业大家庭的温暖,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从三尺讲台到科学研究,从教书育人到志愿服务,顾老师始终把责任化为动力,内心坚守信念“心向科研—育人成林”,担当奉献,将使命践行到底。
5.孙彦峰(人文学院)

导师简介:毕业于吉林大学,获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现为人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以及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生导师、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主讲《中国当代小说前沿问题研究》《东北区域文学》等课程。近五年,承担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省教研课题1项,出版著作1部,发表论文18篇,2022年获3003新葡官方网站优秀教师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育人事迹:严于律己,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帮助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目前,所授学生毕业论文均得到评审专家认可,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治学严谨,指导学生学术研究。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有机融合。定期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讨论研究进展和遇到的挑战,提供有价值的反馈意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及时和学生谈心,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包括参加各种竞赛、学术交流会议、社会实践等。认真履责,引导学生发展方向。导师在研究生阶段就开始关注学生的职业规划,帮助学生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指导学生如何选择职业方向和发展路径。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市场需求等因素,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增强社会竞争力。
学生评价:孙彦峰所指导的学生在校期间多人次获得校级学业奖学金及科研奖学金,毕业后,工作反响良好。以毕业生杜渐同学为例,该生目前任教于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工作表现突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表现出色,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在2023年全省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省级竞赛中荣获一等奖。该教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在2022年黑龙江“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中获二等奖。教学质量高,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在全校乃至全市都名列前茅,在2023年佳木斯市菊花杯基本功竞赛中获特等奖。
6.于善波(经济与管理学院)

导师简介:于善波,二级教授,博士,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名师、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省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兼任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黑龙江省管理学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佳木斯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咨询专家、市政府专家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员。曾获黑龙江省教育厅首届教学管理质量奖、省师德先进个人、校“三育人”标兵、“双十佳”教师、教学标兵、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近年来,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项,出版学术论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优秀科研成果佳作奖3项。
育人事迹: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关心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中始终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及时向学生介绍最新的学术动态, 不仅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获得第六届“triz杯”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方法比赛三等奖、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省赛三等奖、“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阅读比赛省赛三等奖、“批改网杯”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比赛全国一等奖。多名优秀毕业研究生就职于大中企业和事业单位,获得单位高度的认可和好评。
学生评价:“关爱学生,以生为本”是于善波老师的教育信条。授业解惑,因材施教,始终把学生成长成才放在第一位。在学生们眼里,于善波老师不仅具有笃志求真的学者风范,更有怀瑾握瑜的师者风度。在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于老师坚持以真心育人、以勤奋治学、以实干做事、以宽厚待人,诠释了大学教师的职业角色,恪守着为人师者的初心使命,是“研途”路上求真务实的科研者、亦师亦友的引路人。
7.许龙(生物与农业学院)

导师简介: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生物与农业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生物科学(S)专业负责人。1994年7月毕业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生物系,理学学士,2009年6月从东北师范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生物学教学、动物学形态及生理方面研究,胚胎干细胞分化、诱导、鉴定以及资源昆虫开发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及省教育厅和学校等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各级刊物上发表相关科研论文10余篇,专利5项,撰写专著1部。
育人事迹: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始终坚守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力争做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实践、创新创业、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为学生量身定制学术研究方案,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术研究的方法和技巧。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科研工作中更加自信和成功。多年来,共培养了20名研究生,已毕业10人。他指导的研究生们都充满自信和活力,善于学习、肯于钻研,勇于创新、学有所成。工作单位分布在初高中教学岗位3人、高等教育学校4人、事业单位工作3人,从事着科研、教学等工作,成长为了业务骨干,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学生评价:许龙教授学术造诣深厚,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研究生指导上细心尽责。他鼓励我们自发去寻找感兴趣、有深度的课题,并以专业的角度,帮我们理顺不成熟的想法,对于不同的选题展开针对性的指导。在专业能力上,许老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理念上,许老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及时帮助解决问题。许老师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仅在学习上指导学生,还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他的每一次相处都如沐春风,亦师亦友。
8.朱俊杰(体育学院)

导师简介: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硕士,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专业高访学者,主要从事运动疗法与机能评定、幼儿体质健康促进等相关研究工作。现任体育学院学科办主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人口较少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教练。主持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1项、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著作1部,参编著作及教材4部;发表论文10余篇;发明专利1项。主讲课程运动生理学、运动处方等,曾获得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优秀团队”“十佳青年教学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育人事迹:定期召开组会,传授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共同完成省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1项、横向课题1项,指导学生发表论文5篇,软件著作1项,参加 “十三届体育科学大会”等国家级、省级会议10余人次并获奖。在指导毕业设计期间,因材施教,鼓励学生针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或研究生期间将要从事的研究方向进行毕业设计选题,采取集中讨论与个别指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方法。
学生评价:她对学生能够做到思想上引领、学术上指导、生活上关照,并在不断充实提升自己的同时,一步一步由内而外地悉心教导着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就业方面主要是从专业知识和体育技能两方面督促提高,从而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掌握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以便尽快适应将来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学生毕业后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其中1名学生留校任教。朱老师一直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引导着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苏瑾(药学院)

导师简介:药学院药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中药药代动力学,主讲研究生《现代药动学》《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进展》《药学研究进展与前沿》等课程。主持和参与教科研项目1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研制“逐瘀通脉滴丸”“睡安口服液”“黄芪皂苷胶囊”等新制剂7个。编写出版著作3部、教材3部;发表SCI和中草药、沈阳药科大学学报、色谱等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参与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育人事迹:自2011级以来,指导药学硕士研究生24名。秉持“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矣”的教育理念,深知教师的一言一行必将对学生的学业和成长产生影响。坚持立德树人、言传身教,对每一个学生从选题、开题到学位论文撰写成文,都悉心指导、耐心修改。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压力及情绪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近五年,指导研究生发表SCI和中文核心期刊13篇,学生毕业之后学以致用,均在省内外知名医院、药企工作,并获得用人单位好评。
学生评价:“我本是一个自制力差、贪玩的学生,是苏老师的教导使我对科研产生了兴趣,对学习不再厌倦。除了专业知识,老师还教会了我乐观、上进、勇敢和处世的道理,我要真诚对您说,谢谢您,老师。”“三年求学路,何其有幸成为您的学生,在学习上,老师一次又一次不辞辛劳帮我修改论文,让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生活上,老师就像家人一样关心我们。三年来,得到过老师的夸奖,也受到过批评,都是珍贵难忘的回忆,更重要的是,老师教会我认真、严谨、向上的态度,让我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
10.王久才(马克思主义学院)

导师简介:教授,博士,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文学院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民政厅3003新葡官方网站社会组织与社会建设研究基地副主任,佳木斯市党史研究会副会长。科研成果先后获黑龙江省第十六届、第二十届社科成果三等奖,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先后出版专著3部,参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省研究生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项目等近20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北方论丛》《黑龙江高教研究》等核心期刊及高水平报纸发表论文7篇。
育人事迹:从教近30年,他始终坚持将为学、为事、为人有机统一,努力做到潜心教学、笃志科研、用情育人,收获了累累硕果。他以高度的责任感、专业的敏感性,时刻关注学科发展动向和前沿问题,并将其结合到教学中,精心编排课程的重难点,注重内容的前瞻性和实用性。课堂上,他讲授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使学生受益匪浅。生活中,他关心、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阶段的成长进步,注意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善于通过谈心谈话、微信交流等形式,帮助学生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科研上,他定期组织开展师门研讨会,指导学生按照预定主题开展学术交流,注重调动学生研讨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多维度解决问题。他引导学生诚信科研、遵守规范,求真务实、追求卓越,自觉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远离不端行为。
学生评价:截止目前,王久才老师指导硕士研究生共计11人,其中毕业5人,就业率100%。毕业生就业质量、社会贡献及认可度较高,得到同事好评,受到学生欢迎,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工作骨干,有的获得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征集与评选活动一等奖,有的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首批教育科研骨干教师等。提起王久才老师,无论是教学水平、科研能力,还是师德表率等各个维度,他的学生都给出了极高评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祝愿王久才老师带领他的弟子们取得更多更好的业绩。
(责任编辑 高佳)